青少年抑郁轻则会对学业、生活质量和人际交往造成阻碍,重则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身体健康。
青少年抑郁问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,那么我们该如何呵护好的心理健康?专家提示,加强青少年抑郁症防治,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治疗尤为重要。
一、好好的为什么会抑郁呢?
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介绍,抑郁症是人类大脑器官疾病。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有生理、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。大脑内部生物构造、遗传基因、大脑活动等是导致抑郁症产生的生理因素;游戏文化、减肥文化、唯分数教育观等会给青少年造成心理负担和精神负担;家庭结构的改变也会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负面影响,缺少父母关爱的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。
二、有没有什么突出表现或征兆呢?
1.情绪方面,青少年可能出现易怒、暴躁、爱发脾气的情绪症状或者出现情绪极其低落、没有愉悦情绪体验等现象;
2.认知方面,对自我的评价、对他人和社会的看法极其负面;
3.行为方面,退缩到最基本的生存状态,对周遭的一切不感兴趣,不愿意与人沟通,手机使用时间越来越长,甚至手机不离身。
4.生理方面,存在明显的失眠或早醒、暴饮暴食或吃得极少等问题。
5.学习方面,学习成绩下降,上课注意力不集中,容易走神,发呆。
注意啦!!!青少年至少两周很少露出笑容、情绪消沉或者易发脾气,家长就要给予关注了。
三、关于抑郁的误区有哪些?
“没事,不用管他,过几天就好了”“这一天天就是闲的,不想学习的借口”“现在的孩子就是太娇气,就是受的苦太少了,一点点挫折都受不了”“孩子懂什么,想的太多了,哪有那么多事?”“抑郁就是搞特殊。”很多家长对抑郁症的态度不正确,认为孩子出现问题是各种借口,容易忽略孩子的想法和感受,不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,认为他们在骗人,请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,试着去相信他们,并关注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。
四、那我们该如何做呢?
一些小建议tips:
1.运动。
运动可以释放体内的多巴胺,一定程度上抑制抑郁情绪。平时可以瑜伽、跑步、游泳、跳操等,具体的因人而异,贵在坚持。
2.保持规律的作息
抑郁症最关键的就是保持自身的作息规律,坚持早起早睡,不必强迫自己入睡,顺其自然,全身心放松。
阅读是一种很好的习惯,因为文字是会带给人一种力量的。建议可以选择一本治愈的书籍,仔细去感受其中的深意。
我们需要找朋友倾诉自己的情绪,多与人沟通,这样才能避免长时间情绪积压。
可能会因为朋友、同事、家长、老师的批评,产生自卑感,从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做什么都是错的,但其实是你屏蔽了自己的长处,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轻视自己,多观察自己,鼓励自己,发扬优点,改正缺点,不断成长。
要接纳自己的优点,也要接纳自己的不足,保持一个合理的心态去接受自己。
积极地进行自我暗示,让自己产生一些快乐的情绪,保持对未来的憧憬,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,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。
在有抑郁情绪的时候,最害怕的就是停下来,一停下来思绪就会放空自己,从而会去想那些不好的事情。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培养一些爱好,比如唱歌、画画、做手工等。
听一些轻松的纯音乐,或者是比较昂扬的音乐,避免一些悲伤的音乐。轻松的音乐可以让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,减少抑郁的情绪。
10.多社交
在平时有时问的情况下,可以多与自己的朋友、家人进行一些娱乐活动,不要自己一个人闷在家里,不利于抑郁情绪的缓解,还容易封闭自己,所以多与人社交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很有好处。如果是已经明确诊断抑郁症,并在康复过程中持续进行药物治疗的青少年,不要自行停药或减药。一旦发现不适,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。